2017年1月5日上午8:30开始 地3楼二层报告厅 | |||
时间 | 报告人 | 报告题目 | 主持人 |
8:30-8:40 | 所领导致辞 | ||
8:40-9:10 | 谭捍东 (地大北京,教授) | 基于交叉梯度约束的地球物理联合反演研究 | |
9:10-9:40 | 张兆峰 (广州地化所,研究员) | 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中的几个问题 | |
9:40-10:00 | 高效Sr-Nd-Pb-Hf同位素分离技术 | ||
休息10分钟 | |||
10:10-10:30 | 碳酸盐耦合同位素样品制备、分析方法与初步应用 | ||
10:30-10:50 | 古老沉积岩氮同位素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 ||
10:50-11:10 | 薛丁帅 | 氧化亚铁的分析改进技术 | |
11:10-11:30 | 孙文杰 | 基于GNSS监测网的暴时电离层特性观测研究 | |
午休 | |||
14:00-14:20 | 凌潇潇 | 榍石的离子探针基体效应研究 | |
14:20-14:40 | 李文君 | 金属硫化物和氧化物超低含量稀土微量元素的分析 | |
14:40-15:00 | 黄 柯 | 磁铁矿LA-ICP-MS分析方法及应用-以毕力赫金矿为例 | |
15:00-15:20 | 马 倩 | U-Pb定年标准榍石的Nd同位素组成 | |
休息10分钟 | |||
15:30-15:50 | 郝佳龙 | 微米-亚微米级矿物与熔体界面微量元素分析-以合成锆石/熔体分配系数测量为例 | |
15:50-16:10 | 王立胜 | 质谱回归线技术测定冷泉碳酸盐的230Th∕U年龄 | |
16:10-16:30 | 张建超 | 纳米离子探针原位锆石定年的相关问题 | |
16:30-16:50 | 唐 旭 | 透射电子显微镜在地球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 |
2017年1月6日上午8:30开始 地3楼二层报告厅 | |||
8:30-8:50 | 张文秀 | 水平井近钻头成像地质导向技术研究进展 | |
8:50-9:10 | 杨赛红 | 独居石CL成像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 |
9:10-9:30 | 俞雨溪 | 气体吸附和压汞法在页岩孔隙结构表征中的应用和存在问题 | |
9:30-9:50 | 张玉星 | 纳米尺度页岩三维孔隙结构的分析优化 | |
休息10分钟 | |||
10:00-10:20 | 师文贝 | 激光微区40Ar/39Ar分析平台简介 | |
10:20-10:40 | 黄亮亮 | 激光拉曼技术在地质领域的应用 | |
10:40-11:00 | 苏 菲 | Ne同位素的测量及应用 | |
11:00-11:20 | 张同伟 | 仿生磁性纳米材料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及其应用 | |
午休 | |||
所管大型公共实验室主任(所级中心)报告 下午14:00开始 地3楼二层报告厅 | |||
14:00-14:10 | |||
14:10-14:20 | |||
14:20-14:30 | 多接受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实验室 | ||
14:30-14:40 | |||
14:40-14:50 | |||
14:50-15:00 | |||
休息10分钟 | |||
15:10-15:20 | 稳定同位素实验室 | ||
15:20-15:30 | |||
15:30-15:40 | |||
15:40-15:50 | |||
15:50-16:00 | |||
16:00-16:10 | |||
休息10分钟 | |||
16:20-16:30 | |||
16:30-16:40 | 地震台阵实验室 | ||
16:40-16:50 | |||
16:50-17:00 | |||
17:00-17:10 | 叶 鹏 | 技术支撑系统5年重要工作回顾 | |
17:10-17:20 | 工作总结 | ||
17:20- | 讨论,所领导讲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