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会议日程 与会专家 会场快讯 优秀成果 论文统计 展板资料 会场快照 视频录影  
会议结构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时间:2019年1月17-18日
地点:地 3 楼 二层 报告厅
会议日程:第18届学术年会会议日程表
往届学术年会回顾:
· 第九届学术年会  · 第十三届学术年会
· 第十届学术年会  · 第十四届学术年会
· 第十一届学术年会 · 第十五届学术年会
· 第十二届学术年会 · 第十六届学术年会
· 第十七届学术年会

  • 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 地球与行星物理院重点实验室
  • 新生代地质与环境院重点实验室
  • 油气资源研究院重点实验室
  • 矿产资源研究院重点实验室
  • 页岩气与地质工程院重点实验室
  • 科技平台
 
现场快照
当前位置: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首页 > 第十八届学术年会
与会专家

 

谢树成,男,出生于1967年10月,教授。现工作单位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上发表论文1篇。

报告题目:地球生物学的发展机遇与面临的挑战


崔峻、男、1974年9月出生,北京大学物理系学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硕士、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天文系博士、英国帝国理工大学物理系博士后。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2015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同年获得欧洲空间局颁发的金星快车杰出贡献奖。主要从事行星中高层大气和电离层的研究。多年来广泛参与国内外重大深空探测项目,如卡西尼-惠更斯项目、嫦娥项目等。在JGR、GRL、ApJ等国际主流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引文1200余次。

报告题目:磁场对火星电离层的影响


冷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科研领域:地幔对流和岩石圈动力学,科学数据可视化,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等。

报告题目:从被动大陆边缘到俯冲起始:如何实现威尔逊循环


 

王汝成,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研究方向:(1)矿物晶体化学及其对各种地质过程的微观记录;(2)表面矿物学,重点研究低温环境中矿物表面反应及在环境和材料领域的应用;(3)计算矿物学,主要开展极端环境下矿物相变及表面过程的理论与计算模拟。

报告题目:矿物学研究揭示稀有金属成矿的新类型、新机制和新地区


张贵宾,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副教授。专业及研究领域:与俯冲带相关的岩石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报告题目:俯冲过程中的流/溶体活动:以中国西部超高压变质带为例


 

吴怀春,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 海洋地质学,旋回地层学,古地磁学。

报告题目:古生代旋回地层学与天文年代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