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会议日程|
  •   
  • 与会专家|
  •   
  • 会场快讯|
  •   
  • 优秀成果|
  • 展板资料|
  •   
  • 论文统计|
  •   
  • 会场快照|
  •   
  • 视频录影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时间:
2014年1月13-14日
地点:
新综合科研楼二层报告厅
会议日程:
第十三届学术年会会议日程表

===第九届学术年会回顾===
===第十届学术年会回顾===
===第十一届学术年会回顾===
===第十二届学术年会回顾===
  • 特提斯研究中心
  • 地球深部结构与过程研究室
  • 岩石圈演化研究室
  • 油气资源研究室
  • 固体矿产资源研究室
  • 工程地质与水资源研究室
  • 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研究室
  • 地磁与空间物理研究室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第十三届学术年会
姜文英等 “黄土高原生态重建应种植菊科和禾本科的草”
【打印】【关闭】 阅读次数:
 

成果名称 

黄土高原生态重建应种植菊科和禾本科的草 

成果表现形式 

Wenying Jiang, Yufen Cheng, Xiaoxiao Yang, Shiling Yang. 2013. Chinese Loess Plateau vegetation since the Last Glacial Maximum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vegetation restoration.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50: 440–448 

成果完成人 

姜文英 杨肖肖 杨石岭 顾宁 

研究成果简介: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极为严重,给黄河中下游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压力。为修复当地生态环境,政府斥巨资植树造林。虽然这些巨额投入增加了林业资源,并在局部地区减少了沙尘暴,但给干旱-半干旱区的环境和生态系统带来了许多负面效应,诸如植被成活率低、土壤侵蚀和沙漠化加重等。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数千年的人类活动破坏了自然植被,以至于在不了解自然植被类型的情况下盲目种植乔灌木。虽有学者认为黄土高原更宜种草,但具体种什么类型的草,并不清楚。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分析了黄土高原不同区域的孢粉组合,重建了史前自然植被。结果显示,最近2万年以来,黄土高原植被主要为禾本科和菊科的草。据此,我们建议:(1)黄土高原生态重建应种植禾本科和菊科的草;(2)在黄土高原东南部种植榛、核桃等经济作物,以兼顾水土保持和经济发展;(3)菊科植物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因此黄土高原很有潜力成为我国中草药种植基地。 

该成果首次明确了黄土高原退耕还草的具体种类,为黄土高原生态重建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指导性的科学依据。成果在英国生态学会主办的权威刊物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发表后,引发广泛的讨论和关注,先后被《中国科学报》、《台湾立报》及农林牧、气象和水利部门等39家媒体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