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3日上午 主持人:杨进辉 研究员 底青云 研究员
时间 | 报 告 人 | 报 告 题 目 |
8:30-9:00 | 朱日祥 所长 | 2013年度科研工作要览 |
2013年度优秀科技成果颁奖仪式 |
9:00-9:40 | 龚健雅 院士 (武汉大学) | 地球空间信息资源服务网与地学协同研究平台(特邀报告) |
9:40-10:20 | 胡修棉 教授 (南京大学) | 新特提斯洋消亡与印亚大陆碰撞的沉积响应(特邀报告) |
会间休息20分钟 |
10:40-11:10 | 胡植庆 教授 (台湾大学) | 从亚美尼亚高原到高加索山的现今地壳运动及其应变速率 |
11:10-11:40 | 苏 哲 博士后 | 以GPS和PS-InSAR联合分析伊朗西北部North Tabriz fault的分段特性与间震期滑移 |
11:40-12:10 | 赵 亮 研究员 | 大陆深俯冲带的启动和形成:来自西阿尔卑斯造山带的启示 |
2014年1月13日下午 主持人:王彦飞 研究员 汤艳杰 研究员
时 间 | 报 告 人 | 报 告 题 目 |
13:30-14:00 | 刘青松 研究员 | 赤铁矿:从地球到火星 |
14:00-14:30 | 张志刚 副研究员 | 量子力学与热力学相结合研究地球深部物质成分 |
14:30-15:00 | 游庆瑜 研究员 | 挑战“挑战者深渊”——基于深海着陆器的海底综合探测 |
会间休息10分钟 |
15:10-15:40 | 贺怀宇 研究员 | 同位素定年的准确性和精确性——地时中国“EARTHTIME-CN”简介 |
15:40-16:10 | 梁光河 副研究员 | 老挝超大型钾盐矿勘探——盆地成因及大陆漂移问题思考 |
16:10-16:40 | 赵连锋 副研究员 | 朝鲜核爆地震学监测 |
2014年1月14日上午 主持人:申萍 研究员 赵必强 研究员
时 间 | 报 告 人 | 报 告 题 目 |
8:30-9:00 | 张刘平 研究员 | 油气二次运移方向和里程的新型指标与方法 |
9:00-9:30 | 刘 玄 助研 | 江西德兴中侏罗世斑岩铜矿岩浆-流体成矿系统及剥露史 |
9:30-10:00 | 褚 杨 博士后 | 陆内造山过程及成因机制:以三叠纪华南中部雪峰—九岭造山带为例 |
会间休息10分钟 |
10:10-10:40 | 吴海斌 研究员 | 晚新生代Siwalik地区C4植被扩张成因新解释及其大陆动力学意义 |
10:40-11:10 | 吴应琴 高工 | 极端环境下生物标志化合物的研究 |
11:10-11:40 | 魏 勇 研究员 | 利用类火星大气氧逃逸效应解释地磁反转与物种大灭绝的因果关系 |
2014年1月14日下午 主持人:薛国强 研究员
时 间 | 报 告 人 | 报 告 题 目 |
14:00-14:30 | 庞忠和 研究员 | 大型岩溶热储:成因、潜力与开采模式 |
14:30-15:00 | 王二七 研究员 | 喜马拉雅山的重力垮塌 |
会间休息10分钟 |
15:10-16:30 | 展板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