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我国科学家揭开白云鄂博稀土富集之谜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杨奎锋和研究员范宏瑞等,对白云鄂博地区粗粒含矿白云岩中的磷灰石进行原位Sr-Nd-O同位素分析。磷灰石的O同位素组成与地幔来源碳酸岩一致,Sr-Nd同位素组成与碳酸岩脉相近,磷灰石的Sm-Nd等时线年龄也与钙质碳酸岩脉中独居石的Th-Pb年龄相符。结合粗粒白云岩的主量元素组成,以及磷灰石中共生的自形烧绿石矿物包裹体和球状初始碳酸盐岩包裹体,可以确定粗粒含矿白云岩为镁质岩浆碳酸岩。
白云鄂博地区的岩浆碳酸岩包括铁质、镁质、钙质三种类型,依据不同类型碳酸岩脉间的穿插关系、碳酸岩脉的似斑状结构,以及碳酸岩脉状中白云石、方解石矿物的核边结构,可以判断,碳酸岩具有从铁质,到镁质,再到钙质的演化趋势。伴随碳酸岩浆由早期的铁质向晚期的钙质逐步演化,其稀土元素含量,尤其是轻稀土元素含量呈明显的富集趋势。而且,碳酸岩脉的全铁与稀土含量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碳酸岩脉中白云石和方解石矿物的核部更富铁,而边部更富稀土。铁质在碳酸岩浆分异演化中的逐步分离很有可能是造成稀土元素在晚期岩浆中富集的关键控制因素。
全球共发育527处岩浆碳酸岩,其中仅有5%为铁质碳酸岩,而白云鄂博是少有的能够从铁质碳酸岩演化到钙质碳酸岩的实例。强烈的碳酸岩浆分异演化过程是白云鄂博巨量稀土元素富集的关键控制因素。
白云鄂博粗粒白云岩磷灰石原位Sr-Nd-O同位素组成及钙质碳酸岩独居石Th-Pb年龄
白云鄂博碳酸岩脉及碳酸岩脉中白云石、方解石矿物的铁及稀土含量关系图
白云鄂博碳酸岩浆演化与稀土富集过程模式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