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所长信箱内部网English中国科学院
 
 
首页概况简介机构设置研究队伍科研成果实验观测合作交流研究生教育学会学报图书馆党群工作创新文化科学传播信息公开
  新闻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研究亮点
研究亮点    
李宇轩等-Energy/ETI: 天然气水合物开采与二氧化碳封存... 2025-07-04
     实现碳中和战略目标不仅要求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还需大规模实施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将工业产生的二氧化碳永久封存于地下。传统二氧化碳地质封存受制于特定地质条件且可选场址分布不均,相比之下,广袤的海洋沉积物具有巨大的二氧化碳储存潜力。与此同时,海底广泛赋存...
   查看详细>>>>
郭旭等-GRL:2003年11月超级磁暴之谜——东亚电离层的... 2025-07-03
     地球电离层是行星空间环境的关键一环,对诸如导航定位与通信应用等人类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当剧烈太阳活动引发磁暴时,电离层会产生系统性扰动,称为电离层暴。传统观点认为,磁暴期间能量从高纬向低纬注入,电离层响应呈连续纬度变化。但2003年11月超级磁暴的恢复...
   查看详细>>>>
刁一鸣等-Icarus:首个针对火星乌托邦平原表层风化物的... 2025-06-30
    
   查看详细>>>>
孙文杰等-GRL:激光雷达和无线电雷达联测首次揭示金属... 2025-06-27
     赤道等离子体泡是一种出现在电离层F区(一般在200 km以上)等离子体密度耗空的不均匀体结构,一般利用无线电雷达观测到,如利用非相干散射雷达可观测到电子密度剖面中的等离子体泡耗空结构,利用相干散射雷达可观测到等离子体泡不均匀体的后向散射回波。金属离子主...
   查看详细>>>>
刘牧等-ESR:从大辐射到大灭绝——奥陶纪生物、环境和... 2025-06-27
     奥陶纪(约4.70–4.43亿年前)是地球生命演化历程中极具戏剧性的阶段,不仅见证了“奥陶纪生命大辐射”(Great Ordovician Biodiversification Event, GOBE)带来的海洋生物多样性跃升,也经历了“晚奥陶世生物大灭绝”(Late Ordovician Mass Extinction, LOME)造...
   查看详细>>>>
王拓等-GRL:裂谷作用与地壳熔融分数的定量关系——来... 2025-06-26
     裂谷作用和岩浆作用能够重塑地貌、改变地球内部结构和物质组成,在地球演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二者虽被认为存在内在关联,但具体机制仍不清楚。例如,为何仅部分大陆裂谷发生岩浆活动?不同裂谷的岩浆活动程度为何存在差异?裂谷作用与岩浆作用之间是否存在定量关...
   查看详细>>>>
刘文景等-NC/GCA:硫化物氧化产酸强烈调节青藏高原岩石... 2025-06-20
     大陆硅酸盐岩风化是全球一级碳汇过程,在地质时间尺度上调节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对地球气候演化起关键作用。新生代以来,大气二氧化碳水平整体下降,全球气候逐渐变冷,其驱动机制是碳循环与气候变化领域的世界性难题。Raymo等人提出著名的“高原隆升-驱动气候变化”...
   查看详细>>>>
共186页  12345下一页下5页尾页 转到第页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邮 编:100029 电话:010-82998001 传真:010-62010846
版权所有© 2009-2025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京ICP备05029136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