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9日,应李守定正高级工程师、张召彬研究员邀请,宾州州立大学能源与矿业工程系、矿业工程系讲习教授刘世民来我所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并作题为“天然氢储层特征与潜在增产方法”的学术报告。报告由李守定主持,煤炭科学研究院、冶金地质总局等相关单位人员参会。
刘世民教授系统阐述了其团队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高温环境下橄榄岩 - 镁铁质岩石的蛇纹石化过程实现氢气生成的创新机制;基于定制流动反应器实验验证的氢气产率温度依赖性规律;借助吸附分析与微探针技术揭示的利于持续产氢的岩石孔隙结构及矿物组成特征;以及正在探索的基于二氧化碳压裂技术提升储层渗透性的前沿研究。。
报告引发了与会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交流环节中,刘世民教授与相关学科研究人员围绕氢气生成机理、储层改造技术、孔隙介质流体运移等关键科学问题展开深入研讨。
刘世民教授现任宾州州立大学能源与矿业工程系教授、矿业工程系教授、系副主任。长期从事煤层气、碳封存、岩体力学、多孔介质中的流体流动、健康与安全等领域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承担了美国能源部、美国科学基金会、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CDC-NIOSH)、Alpha基金会、SME基金会及多家工业合作项目。现任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主编。

会议现场
(供稿:深地装备研究中心 编辑:综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