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结构 

主办单位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时间:
2017年1月12-13日
地点:
地 3 楼 二层 报告厅
会议日程:
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会议日程表

往届学术年会回顾:

· 第九届学术年会  · 第十三届学术年会
· 第十届学术年会  · 第十四届学术年会
· 第十一届学术年会 · 第十五届学术年会
· 第十二届学术年会  
  • 特提斯研究中心
  • 地球深部结构与过程研究室
  • 岩石圈演化研究室
  • 油气资源研究室
  • 固体矿产资源研究室
  • 工程地质与水资源研究室
  • 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研究室
  • 地磁与空间物理研究室
当前位置: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第十六届学术年会首页 > 优秀成果
 
2-海洋地球物理研究新技术与方法

成果名称

海洋地球物理研究新技术与方法

成果表现形式

[1]  Ya Xu, Hermann Zeyen, Tianyao Hao, M. Santosh, Zhiwei Li, Song Huang, Jian Xing. Lithospheric structure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Integrated gravity, geoid and topography data.Gondwana Research, 2016, 34: 315-323

[2]  Lü, C., Hao, T., Yao, Y., Xing, J., Qiu, X. Oceanic mantle gravimetric response to the seafloor spreading of the Southwest Sub-basin,South China Sea,Geological Journal, 2016, 51: 535–547

[3]  YuanWang,ZhiweiLi,QingyuYou,TianyaoHao,JianXing,LihuaLiu,ChunleiZhao,XueleiLi,LitianHu, PaulSomerville, Shear-wave velocity structure of the shallow sediments in the Bohai Sea from an ocean-bottom-seismometer survey,Geophysics, 2016, 81(3):25-36

[4]  Jian Xing, Tianyao Hao, Ya Xu, Zhiwei Li, Integration of geophysical constraints for multilayer geometry refinements in 2.5D gravity inversion.Geophysics, 2016, 81(5): 95-106

[5]  Lü, C., Hao, T., Lin, J., Qiu, X. The role of rif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tinental margins of the southwest subbasin, South China Sea: Insights from an OBS experiment,Marine Geophysical Research. 2016

[6]  邢健,郝天珧, 胡立天, SUH Man-cheol,KIM Kwang-hee,对日本俯冲带与IBM俯冲带俯冲特征的地球物理研究:来自重力与震源分布数据的启示,地球物理学报, 2016, 59(1): 116-140

[7] 徐亚,黄松,游庆瑜,郝天珧. 一种海底电场信号分时多向采集方法. 专利号:ZL201410844410.4, 授权公告日:2016.11.23(发明专利)

[8] 徐亚,郝天珧,黄松,姬莉莉,胡卫剑,邢健. 一种基于层状地质模型的地球物理数据处理方法. 专利号:ZL201410844376.0,授权公告日:2016.12.05(发明专利)

[9]  王肃静,游庆瑜,郝天珧,张妍,赵春蕾,卢川,赵剑阳,胡忠义. 一种单通道大地电场仪. 专利号:ZL201310143389.0,授权公告日:2016.02.17(发明专利)

[10] 黄松,游庆瑜,郝天珧,徐亚. 组合式海洋电场传感器. 专利号:ZL20141 0844427.X,授权公告日:2016.10.19(发明专利)

[11] 徐亚,郝天珧,黄松,南方舟. 一种基于地下结构反演的自动拾取磁性层埋深的方法. 专利号:ZL 2014108443582,授权公告日:2016.08.24(发明专利)

[12] 徐亚,郝天珧,黄松,胡卫剑. 一种自动提取地质体埋藏深度的方法. 专利号:ZL2014108444034,授权公告日:2016.08.24(发明专利)

成果完成人

徐亚 吕川川 王肃静 黄松 王元 郝天珧游庆瑜张妍 胡卫剑 邢健

研究成果简介

海洋地球物理方法是研究俯冲板块产生与消亡过程、机制及海洋油气资源的关键技术。在我所近年来自主研发的OBS(海底地震仪)探测技术基础上,研制成功海底电场仪和海底磁场仪,并研发出多种海洋地球物理数据处理解释技术与方法。包括大地水准面-地形与重力数据联合反演、MCS(海洋拖缆)-OBS(海底地震仪)与重力数据联合反演、针对俯冲带结构的二维多界面反演、基于OBS数据的面波反演等多种方法,成为南海大陆边缘构造属性、西太平洋俯冲带结构和海区沉积层结构等科学问题研究的关键技术支撑。

本项成果的授权专利,已经在国家863计划、国家基金重点和中科院先导项目等重大研究项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融合了OBS和MCS两种不同观测系统的地震数据的联合走时反演方法为回答“南海上下地壳伸展程度差异性”原因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多界面重力反演方法为解决俯冲带莫霍深度反演难题也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本项成果主要来自年轻科研人员的贡献,为发展“深蓝”科学技术,提供了最新研究方法与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