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与会专家|
  • 会场快讯|
  • 十大科技成果|
  • 论文统计|
  • 展板资料|
  • 会场快照|
  • 全程视频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时间:
2012年1月5-6日
地点:
新综合科研楼二层报告厅
会议日程:
第十一届学术年会会议日程表

===第九届学术年会回顾===
===第十届学术年会回顾===
地球深部结构与过程研究室
岩石圈演化研究室
青藏高原研究室
油气资源研究室
固体矿产资源研究室
工程地质与水资源研究室
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研究室
地磁与空间物理研究室
支撑系统
4. 青藏高原古高度定量估算的孢粉学和单体氢同位素方法

2011-01-05 | 作者: | 【打印】【关闭】 阅读次数:

成果名称 青藏高原古高度定量估算的孢粉学和单体氢同位素方法
成果表现形式 Lu, H., et al. (2011), Modern pollen distributions in Qinghai-Tibetan Plateau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fer functions for reconstructing Holocene environmental changes, Quat. Sci. Rev., 30(7-8), 947-966. Luo, P., et al. (2011), Empir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leaf wax n-alkane δD and altitude in the Wuyi, Shennongjia and Tianshan Mountains, China: Implications for paleoaltimetry, Earth. Planet. Sci. Lett., 301(1-2), 285-296.
成果完成人 吕厚远, 罗攀, 庞忠和, 吴乃琴, 旺罗,丁仲礼等
研究成果简介
山体的古高度是古地理格局的基本要素,不仅对古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还可为岩石圈的垂直运动提供约束。重建古高度对于理解构造-地貌-气候的演化及其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新生代重点实验室的吕厚远等和罗攀等分别利用孢粉组合、叶蜡正构烷烃氢同位素对古高度的定量重建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吕厚远等通过对青藏高原及周边1202个表土孢粉样品进行统计分析,建立了从孢粉记录重建高程及多种气候要素的转换函数;由转换函数获得的高程经7月平均温度校正,即获得相应的绝对高程。公式为Y=H-(MT7modern-X)×(100/γφ-7)。其中,Y为绝对高程,H为通过转换函数计算的高程,MT7modern为研究点7月均温,X为通过转换函数计算的7月均温,γφ-7为研究点7月的气温垂直递减率。并成功地应用到古高度估算中. 罗攀等对位于不同气候条件和不同垂直植被带谱的武夷山、神龙架和天山的表土叶蜡正构烷烃氢同位素组成开展了系统调查,明确了干旱是控制叶蜡正构烷烃-大气降水间分馏系数的主导因素,估算了叶蜡正构烷烃氢同位素的高度递减率为-2.27±0.38‰/100m,建立了叶蜡正构烷烃氢同位素组成与高度的经验关系,δDwax=3.483LAT−0.0227ALT−261.5。前者可用于估算相对高程变化,后者为计算绝对高程开拓了新途径。EPSL编辑Peter deMenocal评价“This is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the paleoaltimetry literature and represents an important step forward in calibrating this isotopic proxy”。
这项成果体现了学科交叉在解决地学基础问题上的重要作用,丰富了我国青藏高原古环境和地质研究的手段,为中国在古高度研究这一国际地学热点上赢得了地位。
1 2 【下一页】 
  • 王建作报告
  • 听众提问
  • 田小波作报告
  • 秦克章作报告
  • 王清晨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