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所长信箱
│
内部网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首页
│
概况简介
│
机构设置
│
研究队伍
│
科研成果
│
实验观测
│
合作交流
│
研究生教育
│
学会学报
│
图书馆
│
党群工作
│
创新文化
│
科学传播
│
信息公开
新闻动态
图片新闻
头条新闻
通知公告
学术活动
综合新闻
科研动态
研究亮点
视频
学术前沿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研究亮点
研究亮点
王拓等-GRL:裂谷作用与地壳熔融分数的定量关系——来...
2025-06-26
裂谷作用和岩浆作用能够重塑地貌、改变地球内部结构和物质组成,在地球演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二者虽被认为存在内在关联,但具体机制仍不清楚。例如,为何仅部分大陆裂谷发生岩浆活动?不同裂谷的岩浆活动程度为何存在差异?裂谷作用与岩浆作用之间是否存在定量关...
查看详细>>>>
刘文景等-NC/GCA:硫化物氧化产酸强烈调节青藏高原岩石...
2025-06-20
大陆硅酸盐岩风化是全球一级碳汇过程,在地质时间尺度上调节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对地球气候演化起关键作用。新生代以来,大气二氧化碳水平整体下降,全球气候逐渐变冷,其驱动机制是碳循环与气候变化领域的世界性难题。Raymo等人提出著名的“高原隆升-驱动气候变化”...
查看详细>>>>
陈思丹等-JGR-SE:地震背景噪声提取体波约束中国东北地...
2025-06-18
中国东北地区位于西北太平洋俯冲带的西缘,深部构造活动复杂。西北太平洋俯冲板片自日本海沟处以约30°倾角开始俯冲,穿过410-km间断面后发生偏折,平卧于660-km间断面之上,向西一直延伸至中国东北地区下方。以410-km和660-km间断面为上下边界的地幔转换带,作为连...
查看详细>>>>
聂仕潭等-EPSL:剪切波分裂约束印度俯冲板片形态的东西...
2025-06-11
新生代以来,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持续碰撞和汇聚,导致地壳增厚、高原隆升和大陆岩石圈板片的俯冲。印度大陆岩石圈板片向青藏高原下方的俯冲,与高原的岩石圈拆沉、岩浆活动的跃迁、成矿的深部过程以及南北向裂谷的形成密切相关。北向俯冲的印度岩石圈板片东西向延伸...
查看详细>>>>
王旭等-JGR: Planets:基于P波质点运动新方法揭示火星...
2025-06-11
火星浅层结构蕴含着重要的地质与古环境演化信息。自美国“洞察号”(InSight)任务成功实施以来(图1a-图1b),其采集的火星地震(火震)数据已广泛用于刻画着陆区下方浅表(200米以内)和深部(数公里以下)结构特征。接收函数研究表明,在着陆区下方约8公里、20公...
查看详细>>>>
郝文星等-NSR:气候变迁如何促进中侏罗世燕辽生物群的...
2025-06-06
自奥陶纪以来,陆地生命的演化深刻改变了地球的面貌,重塑了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成为地球生命史的关键篇章。侏罗纪时期更是生物界发生重大变革的舞台,尤其是陆地生态系统的蓬勃发展。在中–晚侏罗世(约1.67亿至1.57亿年前),东亚燕辽生物群以其精美保存的化石...
查看详细>>>>
李佺洪等-ESS:深度学习极化估计揭示火星震的全球分布特征
2025-06-06
火星震的精确定位是探测火星内部结构与理解地质演化的关键。洞察号(InSight)任务在火星表面布设了火震仪SEIS并在2019至2022年间开展了火星震观测。根据频谱特征,火星震事件主要分为低频家族(Low Frequency Family)和高频家族(High Frequency Family)两类,其...
查看详细>>>>
共186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下5页
尾页
转到第
页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邮 编:100029 电话:010-82998001 传真:010-62010846
版权所有© 2009-2025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京ICP备05029136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