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05-12 | 作者:教育处 | 【大
中
小】【打印】【关闭】
|


毕业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公告
论文题目 |
钻井工具动态姿态解算方法研究 |
答辩人 |
韦康桂 |
申请学位 |
硕士 |
指导教师 |
杨永友 正高级工程师 |
答辩时间 |
2025年5月15日 9:00-10:30 |
答辩地点 |
地一楼三层3会议室 |
答辩委员会组成 |
答辩委员会 成员 |
姓名 |
专业技术 职务 |
研究领域 |
工作单位 |
主席 |
张文秀 |
正高级 工程师 |
随钻测井技术 及仪器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委员 |
薛旭 |
正高级 工程师 |
地球物理探测 传感器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伍康 |
副研究员 |
精密仪器研发 |
清华大学 |
陈凯 |
教授 |
地球探测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郭梅影 |
高级工程师 |
随钻测井仪器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
|
|
|
|
|
论文题目 |
基于单台的火星震定位研究及应用 |
答辩人 |
支龙祥 |
申请学位 |
硕士 |
指导教师 |
赵旭 |
答辩时间 |
2025年5月15日 上午10:00 |
答辩地点 |
地1楼第六会议室 |
答辩委员会组成 |
答辩委员会成员 |
姓名 |
专业技术职务 |
研究领域 |
工作单位 |
主席 |
张金海 |
研究员 |
地球物理学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委员 |
彭朝勇 |
研究员 |
地球物理学 |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
李娟 |
研究员 |
地球物理学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赵连锋 |
研究员 |
地球物理学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郝金来 |
副研究员 |
地球物理学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论文题目 |
胶北古元古代变质超镁铁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原岩成因探讨 |
答辩人 |
张华桥 |
申请学位 |
硕士 |
指导教师 |
翟明国 研究员 周艳艳 副研究员 |
答辩时间 |
2025年5月15日下午14:30 |
答辩地点 |
地3楼518会议室 |
答辩委员会组成 |
答辩委员会 成员 |
姓名 |
专业技术 职务 |
研究领域 |
工作单位 |
主席 |
耿元生 |
研究员 |
变质岩与前寒武纪 地质学 |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委员 |
万渝生 |
研究员 |
矿物学、岩石学、 矿床学 |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郭敬辉 |
研究员 |
变质地质学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姜能 |
研究员 |
矿物学、岩石学、 矿床学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张晓晖 |
研究员 |
矿物学、岩石学、 矿床学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
|
|
|
|
|
论文题目 |
基于压缩感知的高精度地震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研究 |
答辩人 |
穆盛强 |
申请学位 |
博士 |
指导教师 |
霍守东 研究员 |
答辩时间 |
2025年5月15日 15:30 |
答辩地点 |
地6楼200会议室 |
答辩委员会组成 |
答辩委员会 成员 |
姓名 |
专业技术 职务 |
研究领域 |
工作单位 |
主席 |
刘伊克 |
研究员 |
固体地球物理学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委员 |
刘洪 |
研究员 |
固体地球物理学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徐亚 |
研究员 |
综合地球物理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张文生 |
研究员 |
微分方程数值解 |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
刘国峰 |
教授 |
地震波传播与成像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张峰 |
教授 |
应用地球物理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
|
|
|
|
|
论文题目 |
华北克拉通南部中条山地区~2.3 Ga岩浆活动及其地质意义 |
答辩人 |
段庆松 |
申请学位 |
博士 |
指导教师 |
翟明国 研究员 |
答辩时间 |
2025年5月15日下午 15:30 |
答辩地点 |
地3楼518会议室 |
答辩委员会组成 |
答辩委员会 成员 |
姓名 |
专业技术 职务 |
研究领域 |
工作单位 |
主席 |
耿元生 |
研究员 |
前寒武纪地质 与变质地质学 |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委员 |
万渝生 |
研究员 |
变质地质学 与地质年代学 |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郭敬辉 |
研究员 |
前寒武纪地质 与变质地质学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姜能 |
研究员 |
岩浆岩石学、 矿床学与 地球化学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张晓晖 |
研究员 |
岩石学与 地球化学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