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2nd Beijing Summer Courses in Biogeomagnetism:
Frontier knowledge & Experimental skills

一、课程简介
地磁场是由地球内部活动形成的基本物理场,是维持地球宜居性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地磁场与生物圈相互作用及共同演化规律,不仅是探索地球深部与表层过程耦合关系的重要途径,也是理解地球宜居性及演化的关键环节,因而生物地磁学成为了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生物地磁学将地球深部活动与地表生物过程研究在时间、空间两个维度上统一起来,重点研究地磁场与生物圈的相互作用过程及共演化规律,是地球物理学与生命科学的前沿交叉,是地球物理学在地球系统科学中的重要应用。本课程将开展“趋磁微生物、动物感磁行为和机制、地磁场与生物协同演化以及生物成因磁性纳米材料”四大方向开展教学,重点介绍“①学科发展历程与当前研究前沿;②基础研究体系与最新前沿技术;③经典研究范例与未来科学展望”三个方面的内容,旨在帮助相关和相近研究领域学者深入了解生物地磁学的学科发展和研究现状,吸引更多年轻学者和优秀学子加入这一新兴交叉学科研究领域,从而为推动我国生物地磁学的学科发展做出贡献。
二、授课老师团队
潘永信,研究员/院士,授课老师,课程首席
林 巍,研究员/杰青,授课老师
李金华,研究员/杰青,授课老师
田兰香,副研究员,授课老师,课程秘书
曹长乾,副研究员,授课老师,课程秘书
赵 盼,副研究员,授课老师
蔡书慧,副研究员,授课老师
刘嘉玮,副研究员,授课老师
万 娟,副研究员,授课老师
韩晓华,博士后,授课老师
余佳成,博士后,授课老师
三、课程安排
7月7日
14:00-17:00学员报到
地点:地1楼3层第一会议室
7月8日 地点:地1楼3层第一会议室
时间
|
题目
|
主讲人
|
8:30-8:40
|
开班仪式,课程介绍
|
林 巍
|
8:40-10:10
|
生物地磁学:前沿交叉与未来展望
|
潘永信
|
10:10-10:30
|
大合影
|
10:30-11:30
|
动物感磁研究:从行为到机理
|
田兰香
|
11:30-13:00
|
午餐及休息
|
13:00-14:00
|
生物趋磁性起源与演化
|
林 巍
|
14:00-14:10
|
休息
|
14:10-15:10
|
趋磁细菌生物矿化与磁学:技术体系与研究进展
|
李金华
|
15:10-15:20
|
休息
|
15:20-16:20
|
趋磁细菌生物矿化的基因与蛋白调控
|
万 娟
|
16:20-18:00
|
实验室参观
|
张同伟
刘双迟
唐 旭
|
18:00-19:00
|
冷餐交流会
|
李金华
|
7月9日 地点:地1楼3层第一会议室
时间
|
题目
|
主讲人
|
8:30-9:30
|
地磁场变化及其环境生物学效应:以新生代为例
|
蔡书慧
|
9:30-9:40
|
休息
|
9:40-10:40
|
地磁场变化及其环境生物学效应:以古-中生代为例
|
赵 盼
|
10:40-10:50
|
休息
|
10:50-11:40
|
生物诱导 Fe元素循环及地质学意义
|
韩晓华
|
11:40-13:00
|
午餐及休息
|
13:00-14:00
|
生物成因磁性纳米材料:仿生合成与应用前景
|
曹长乾
|
14:00-14:10
|
休息
|
14:10-15:10
|
微生物与纳米材料合成
|
刘嘉玮
|
15:10-15:20
|
休息
|
15:20-16:10
|
基于磁性纳米颗粒的磁响应吸油材料的应用
|
余佳成
|
16:10-17:00
|
结业仪式
|
林 巍
曹长乾
|
四、课程时间、地点和报名方式
1、时间:2023年7月8日-9日
2、地点: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3、学员人数限定在60人内:
- 国内相关研究单位的研究生和青年学者
- 国内知名大学的本科学生
- 所内研究生和相关研究人员
预报考生物地磁学专业的本科生优先
4、费用说明
- 不收注册费和资料费
- 提供食宿[研究所内宿舍和食堂]
- 学员交通费自理
- 所内研究生和相关研究人员费用自理
5、报名时间及方式
报名时间为2023年6月1日-6月22日,预报名者请填写课程回执(见附件),并于2023年6月22日8:00前将回执用E-mail发至曹老师邮箱: changqiancao@mail.iggc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