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所长信箱内部网English中国科学院
 
 
首页概况简介机构设置研究队伍科研成果实验观测合作交流研究生教育学会学报图书馆党群工作创新文化科学传播信息公开
  新闻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术活动
第三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
2009-03-17 | 【 】【打印】【关闭

 第三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

GeoEngChina 2009

 

2009611618,成都

会议主题:联合应对——西部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中国建筑学会工程勘察分会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

成都理工大学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1号通知

 

2008120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建设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随着以西部地区大型水电工程建设为主体的西电东送工程,以南水北调为代表的跨流域调水工程,以青藏铁路为代表的极端环境下铁路建设工程以及国家高速铁路、公路网建设工程等的相继实施,为我国岩土与工程理论的提升与技术的进步提供了很多机遇,同时也向岩土与工程的同行们提出了严峻挑战。为了充分交流我国岩土与工程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共同面对西部的机遇与挑战,全面推动岩土与工程领域的科技进步,继前两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之后,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中国建筑学会工程勘察分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商定,拟在2009年联合组织召开第三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

会议议题

西部大型工程建设的岩土与工程问题

 ——岩石高边坡工程

—— 深埋长隧道工程

—— 高坝与大水库

­—— 复杂介质的交通干线建设

­—— 复杂场地的大型民用机场

西部特殊岩土环境问题

—— 人类工程活动与环境问题

—— 气候变化与环境灾害

—— 环境岩土工程与资源可循环利用

—— 西部特殊地区环境条件与工程建设

理论探索与新技术

—— 岩石与土力学理论

—— 岩土工程风险评价与管理

—— 西部地区重大地质灾害形成机理与治理技术

—— 岩土勘探、测试、监测与施工新技术

—— 岩土工程信息技术

—— 岩土工程机械与仪器设备

其它

—— 大型岩土工程实录

—— 发展战略与联合应对挑战

—— 岩土工程与可持续发展

—— 境外岩土工程

会议地点

成都理工大学

会议时间

2009611618,其中:

2009611       报到注册;

2009612~14 学术大会;

2009615~18 会后野外考察。

会议主办单位

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中国建筑学会工程勘察分会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

会议承办单位

成都理工大学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会议协办单位

四川省国土资源厅

四川省交通厅

四川省水利厅

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

二滩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国电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四川省紫坪铺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省公路设计研究院

四川省华地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

中铁西南科学院

四川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编辑部

顾问委员会

席:王思敬

员:(以姓氏笔划为序)

卞昭庆 方鸿琪 王思敬 王梦恕 卢耀如 卢肇钧 孙广忠   

李佩成 李焯芬 宋振骐 陈仲颐 陈祖煜 张倬元  张宗祜 张咸恭

张在明  张苏民 林俊德 林在贯 郑颖人 周丰峻   卓宝熙

钱七虎 钱鸣高  顾金才 顾宝和 候学渊 黄鼎成 黄熙龄 葛修润 

谢和平 谢定义  魏汝龙

学术委员会

  席:殷跃平

 副主席:唐春安  张苏民  陈祖煜

   员:(以姓氏笔划为序)

丰明海 王金华   化建新 冯夏庭 闫德刚 李广诚 李广信

刘汉龙   李永盛 沈小克 何满潮 叶阳升   吴永红

张建民   范士凯     杨书涛 杨俊峰  

周维垣 徐张建 顾国荣 栾茂田 唐辉明 黄茂松 龚晓南 梁金国

康景文   傅冰骏 韩文峰 谢永利 滕延京 蔡美峰

组织委员会

  席: 黄润秋

副主席:宋玉环  伍法权     张建民 

  员:(以姓氏笔划为序)

方祖烈  王卫东  王兰民  邓建辉  李广诚  李光伟  李廷强   

刘云祯  成余粮      何发亮  佘诗刚  宋胜武  张政治  杨光华 

吴世勇  宋彦刚      严金秀  苟定才          胡卸文  

卿三惠  聂德新  徐文立  徐杨青  徐志文  袁晓铭  袁永旭  宰金铭  

董忠级  彭土标 

秘书长: 

     02884077988  13880536030

         xq@cdut.edu.cn

副秘书长:

陈礼仪   02884078966  13658056638 

李天斌   02884078954  13708076819 

     02884077539  13808199827 

韩才义   02884078967  13981978656 

巨能攀   02884078621  13981859277 

大会秘书处

联系人:

汤明高 13458605650

徐治国 02884078948  13982092156 

  02884078874  13982192883 

李海华 02884078874  13096313224 

王兴平 02884079072  13679004481 

通信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二仙桥东三路1号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邮政编码:610059

大会网站:http://www.gec2009.com

大会一般事务联系邮箱:lihaihua07@cdut.cn

大会论文提交邮箱:gec2009@163.com

学术大会安排

大会特邀学术报告由大会学术委员会提名并邀请,每人报告30分钟。

大会专题学术报告与讨论:每人25分钟。

分组学术报告及讨论:每人15分钟。

会议论文征集

论文题目由论文撰写者根据大会主题和议题自由选定。会议论文应为未经发表过的最新成果。学术委员会将组织专家对所提交的论文进行审查,精选一定数量的优秀论文在《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期刊上正式发表,其余通过审查的论文将以论文集的形式正式出版。论文格式请严格按照《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投稿要求编排(登陆网站:http://www.rockmech.org,点击“投稿须知”一栏,下载论文模板)。论文篇幅应尽量控制在6页以内(大会特邀报告论文可不受此限制)

论文摘要截止时间:2008531

论文全文截止时间:20081231

论文请按时通过电子邮件发到大会秘书处大会论文提交邮箱中

会议费用

注册费:正式代表:800(含会议全部资料及大会期间活动内容)

           学生代表:400 (仅包括会议论文集、参加大会和各分会)

            陪同代表:400 (含宴会和会议专门为陪同人员组织市内游览)

住宿费:所有代表自理。会议提供标准间:约200/间。

会议考察路线

  线路一:成都-雅安-大渡河-康定-丹巴  (地质灾害及水电开发工程)

线路二:成都-都江堰-岷江-九寨沟-黄龙 (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保护)

线路三: 成都-西昌-锦屏一、二级  (长隧道与高坝)

        费用: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确定,费用自理。

会议回执

姓名

 

性别

 

职称/职务

 

邮编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电话

手机             固定电话

Email

 

是否提交论文

 

论文题目

 

是否作学术报告

 

报告题目

 

是否统一住宿

标准双人间  

单人间      

自行解决    

是否参加考察

线路一      

线路二      

线路三      


附件下载: 第三届全国岩土工程大会1号补充通知.pd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邮 编:100029 电话:010-82998001 传真:010-62010846
版权所有© 2009-2025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京ICP备05029136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