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分部广州分部
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所长信箱内部网English中国科学院
 
 
首页概况简介机构设置研究队伍科研成果实验观测合作交流研究生教育学会学报图书馆党群工作创新文化科学传播信息公开
  新闻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术前沿
NC:控制斑岩铜矿富Au或富Cu的主要因素
2020-03-06 | 作者: | 【 】【打印】【关闭

  斑岩型矿床提供了世界上约75%Cu20%Au90%Mo,其形成与侵位至地壳浅部(多数<5 km)的中酸性岩株直接相关,而中酸性岩株及成矿流体则直接来源于中下地壳(10-15 km)的中间岩浆房。虽然斑岩矿床的成矿物质都需要经历矿质元素从岩浆转移至流体、继而在流体中沉淀这一过程,然而不同的斑岩矿床可能具有截然不同的金属组合和成矿规模。例如,富Au斑岩铜床的Au/Cu约为80×10-6,而富Cu斑岩铜床的Au/Cu约为4×10-6 

  多年来,研究者一直致力于探索究竟是哪些因素决定了斑岩铜矿的规模和Au/Cu比值。然而,由于各斑岩铜矿都有着差异的岩浆组成(岩浆房规模、岩浆含水量、含铜量、含金量)和成矿过程(成矿作用持续时间、成矿深度、金属沉淀效率),致使探讨决定斑岩铜矿的规模和Cu/Au比的主要因素变得十分困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瑞士日内瓦大学的Chiaradia2020)在搜集118个斑岩铜矿的规模和Cu/Au比等数据的基础上,创造性地采用了蒙特卡洛方法,通过“掷骰子”的方式,随机生成斑岩矿床的形成深度、沉淀效率、成矿持续时间、岩浆含水量、岩浆含铜量等一系列成矿要素,并基于以上随机获得的斑岩矿床的岩浆成分、岩浆规模和物理化学条件参数,计算该条件下斑岩矿床最终沉淀的CuAu的规模。通过成千上万次的随机模拟实验,研究者模拟得到了与自然界各斑岩铜矿十分接近的趋势(图1)。 

   

1 蒙特卡洛方法模拟结果(灰点)与自然界富Au的斑岩铜矿(蓝色)和富Cu的斑岩铜矿(绿色)的CuAu规模对比示意图。图中的英文缩写(如ETChu等)为全球主要斑岩铜矿(El Teniente、Chuquicamata等)的英文缩写 

  研究者发现,斑岩铜矿受中下地壳深度产生的中间岩浆房体积,以及岩浆上升到浅部发生流体出溶以及矿质沉淀的持续时间控制,前者决定了斑岩铜矿的金属总量,后者决定了斑岩铜矿的最终规模。而在模拟的众多岩浆成分和物理化学条件参数中,有两个因素对富Au斑岩铜矿和富Cu斑岩铜矿的形成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即富Au斑岩铜矿的形成要求Au在流体中具有很高的沉淀效率,而富Cu斑岩铜矿的形成需要深部发育富水的大规模岩浆房以提供足够的Cu 

  研究者还发现,斑岩铜矿的形成深度对金属类型和矿床规模亦具有控制作用(图2),即富Cu斑岩铜矿的形成深度(往往大于3 km)和储库规模较大,而富Au斑岩铜矿往往形成深度(往往小于3 km)和储库规模较小。这可能由于富Cu斑岩铜矿往往形成于俯冲挤压期、更容易具备大规模的安山质岩浆房,而形成于俯冲晚期-俯冲后、碰撞后等伸展条件下的富Au斑岩铜矿不利于形成大规模的岩浆房。此前,Chiaradia and Caricchi2017)对斑岩铜矿的蒙特卡洛模拟表明,中间岩浆房的就位深度也会通过影响岩浆体积和岩浆出溶流体的体积,从而最终影响斑岩铜矿的规模。 

 

2 不同CuAu规模的斑岩铜矿的成矿深度与Cu/Au的关系示意图。 CA为与钙碱性岩浆有关的斑岩铜矿,K为与高钾钙碱性-碱性岩浆有关的斑岩铜矿

  斑岩铜矿的成矿是一个复杂过程,虽然本研究没有充分考虑某些可能的因素对斑岩铜矿的金属类型和规模的影响(例如岩浆演化过程中氧逸度变化和硫逸度的变化、流体演化过程中天水流体或地层流体的加入),但本研究大大推进了人们对形成富Au斑岩铜矿及富Cu斑岩铜矿的主控因素的理解,深化了人们对控制斑岩铜矿金属类型和规模因素的认知。更重要的是,本研究是利用大数据及统计模拟方法解决地质问题的一个成功范例,为我们解决多变量地质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主要参考文献 

  Chiaradia M, Caricchi L. Stochastic modelling of deep magmatic controls on porphyry copper deposit endowment[J]. Scientific Reports, 2017, 7:44523.链接 

  Chiaradia M. Gold endowments of porphyry deposits controlled by precipitation efficiency[J].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0, 11:248.链接

  (撰稿:邹心宇,李真真,秦克章/矿产室)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邮 编:100029 电话:010-82998001 传真:010-62010846
版权所有© 2009-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京ICP备05029136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