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分部广州分部
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所长信箱内部网English中国科学院
 
 
首页概况简介机构设置研究队伍科研成果实验观测合作交流研究生教育学会学报图书馆党群工作创新文化科学传播信息公开
  新闻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术前沿
【前沿报道】Nature Geoscience: 氧化海底环境中持续的有机质沉积
2019-03-05 | 作者: | 【 】【打印】【关闭

  海底深部沉积物中富含僵尸般的奇特微生物:虽然是活的,但是生长缓慢,可能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才能使单个细胞分裂,而在海洋表面的同类只需几分钟便能完成。研究表明通过对这些微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有机碳的研究,有望增进我们对地球甚至是宇宙中生命生存极限的认识。美国Woods Hole海洋中心的Emily R. Estes等,通过研究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寡营养区的氧化型海底沉积物剖面,揭示出该类型有机碳的化学组成特征与富集机制,并估算了其全球范围的总量,相关成果121日发表在Nature Geoscience上。 

  他们在北大西洋(R/V克诺尔)和南太平洋(R/V雷维尔)中部海域四口钻探井的深海沉积物中,发现了低含量的有机碳分子。沉积物主要由沉积速率低的远洋粘土矿物组成,含氧量为160-200 μm,年龄跨度为11.2-24.0 Ma之间,有机碳含量非常低(<0.3%)且随埋深增加迅速降低(<0.05%), C/N比也很低亦随深度增加而降低。进一步的近边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光谱分析(NEXAFS)发现,有机碳的化学组成基本一致——在脂族(脂环族)和O-烷基碳的支架中,富含酰胺和羧酸碳(图1),且基本上不随深度和井位的变化而变化。通过对比采集样品与生物分子-环境化合物标准的光谱图,他们认为这些有机碳很可能来自蛋白质降解。  

1  四口研究井的平均NEXAFS光谱与标样的比较图。为了做对比把谱图摆放在一起,其中蛋白质谱图标准为牛血清蛋白,垂直虚线从左到右分别标出了芳香碳(285.4 eV)、脂肪族碳(287.6 eV)、 酰胺和羧酸碳(288.7 eV)和O-烷基碳(289.4 eV)近似的峰值的位置,a.u.为任意单位    

  通常,在氧化环境中微生物以氧气为新陈代谢的燃料,通过降解有机碳来生成细胞并重建自己的结构和细胞器。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深海寡营养区沉积物富氧,有机碳含量很低,在正常条件下,有机碳是稀缺资源,会成为微生物争抢的“美餐”,但不知何故,这些碳不太受欢迎,表现为过量的有机碳剩余。以往的研究认为微生物之所以没有“吃掉”多余的碳,是因为有机碳以一种无法代谢的形式出现,但文章认为这些有机物是可以被微生物降解的,一个更合理的解释是:有机碳与沉积物中的矿物融合,导致其无法被微生物直接利用,因此幸存至今。文章还提供了第三种,也可能是最主要的机制:在海底深部沉积物中,由于有机碳分布稀疏,微生物运动迟缓,无法获取足够量的碳来维持快速的新陈代谢活动。从微生物的角度来看,当微生物自身活动、扩散能力低,而其赖以生长的营养物质(有机碳)以物理隔绝的“孤岛”形式存在时,微生物将无法有效利用这些营养物质,因此生长停滞 

  文章还通过远洋基底年龄、沉积物厚度、全球氧化远洋沉积物面积等参数,结合本次研究中有机碳丰度剖面,估算出该类型有机碳含量大致在6.4×1021-1.1022 g之间,占现代海洋有机碳总量的~50%-120% (图2)。海底氧化条件下沉积物中的碳库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得多,其含量此前被大大低估了。

2  全球氧化远洋沉积物中有机碳含量估算。ab.分别通过有机碳丰度剖面与氧化远洋沉积物年龄(a)和深度(b)的关系计算得出的有机碳含量,据D'Hondt et al. (2015)报道的相关沉积物的等厚线图,氧化沉积物最大厚度分别假定为100 m (顶部图)和80 m(底部图);c.计算得到有机碳总量的范围为6.4×1021-1.1022g 

    

  主要参考文献 

  D’Hondt S, Inagaki F, Zarikian C A, et al. Presence of oxygen and aerobic communities from sea floor to basement in deep-sea sediments[J]. Nature Geoscience, 2015, 8(4): 299.原文链接 

  Estes E R, Pockalny R, D’Hondt S, et al. Persistent organic matter in oxic subseafloor sediment[J]. Nature Geoscience, 2019,12:126–131.原文链接 

  (撰稿:姜磊/油气室)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邮 编:100029 电话:010-82998001 传真:010-62010846
版权所有© 2009-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京ICP备05029136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