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所长信箱内部网English中国科学院
 
 
首页概况简介机构设置研究队伍科研成果实验观测合作交流研究生教育学会学报图书馆党群工作创新文化科学传播信息公开
  科学普及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学传播 > 科学普及 > 科普动态
【正北方网】内蒙古新增一座世界地质公园,想去看看么?
2017-05-11 | 作者:转自:正北方网 | 【 】【打印】【关闭

  复杂的地质构造条件和辽阔的疆域,促成了中国丰富的自然景观。截至目前,我国有35个世界地质公园,你去过哪几个?

  新疆可可托海国家地质公园 

 

  新疆可可托海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富蕴县东北部,面积2337.9平方公里,以独特的阿尔泰山花岗岩地貌、峡谷地貌、世界级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遗迹和卡拉先格尔地震断裂带遗迹为主要景观,是探究中亚造山带地质演化奥秘的一把“金钥匙”。

  昆仑山世界地质公园 

 

  喀喇昆仑不是世界上最大的山脉,却应是最美的山脉。世界上极高的雪峰和最长的冰川高度密集于此。要想欣赏喀喇昆仑的壮美,去克勒青河谷看看吧,一条河谷集中了如此丰富的美景,实属罕见。

  敦煌世界地质公园 

 

  沙漠、戈壁、雅丹、彩丘,这些由风神塑造的杰作,沉默地矗立在中国西北这块季风吹拂不到的土地上。在人们通常的印象中,大西北是贫穷和荒凉的代名词,而伴随着观念的变迁,这些天地间的壮美正进入人们的视野,这片景观的富矿正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 

 

  有人形容五大连池五个池子里的水是“众山环抱翠湖清”,这五个湖里的水确是清澈,不过颜色并不相同。头池和二池的水淡棕色里透着淡淡的绿,三池是棕色中带着黄黄的绿,四池黄里透绿,五池淡绿中透着浅黄和浅棕。秋天湖水透明度最高,是欣赏五池湖水的最佳季节。

  黑龙江镜泊湖世界地质公园 

 

  当人们登上火山顶时,眼前会依次出现一个个硕大的火山口,它们由东北向西南,分布在长40公里、宽5公里的狭长地带上。历经千万年的沧桑变化,原来被岩浆灼伤的地面,如今长出了郁郁葱葱的森林,在低陷的火山口中长成的森林,被人们称为“地下森林”。

  北京·房山世界地质公园 

 

  地质公园分为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科普区、石花洞溶洞群观光区、十渡岩溶峡谷综合旅游区、上方山——云居寺宗教文化游览区等8大园区。图为上方山云居寺石经山藏经洞前的一口古井,上方山是大房山的一个支脉,受黄山店褶皱—逆冲断层构造的影响,南侧断崖雄险壮观,次级断裂造成的沟谷断崖也很发育。

  中国延庆世界地质公园 

 

  延庆国家地质公园所在的位置曾是距今约18.5亿至8亿年之间的滨海和浅海,在那个时间内,这里沉积了厚达数千米的以碳酸盐岩为主的海相沉积岩层。这些巨厚的岩层在燕山运动时期被掀起、发生断裂、变形和扭转(如图中远处陡立起来的沉积岩层),在造山运动的间隙,这里又发生了长时间的流水侵蚀和冲积,图中近景的巨大砾石岩层就是当年海岸带冲积的结果。

  山东泰山世界地质公园 

 

  众人皆知,泰山的人文与自然融合得最完美最和谐;泰山自古就为国人所崇拜,被视为社稷稳定、民族团结的象征,中华民族一直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泰山还是我国古代惟一受过皇帝封禅的名山,有72位君王到泰山会诸侯、定大位、刻石记号;文人墨客更是纷纷前去朝山览圣,赋诗留言,留下了20余处古建筑群,2200余处碑碣石刻,从而使泰山成为“天下第一”,并一直成为艺术家和学者的精神源泉。

  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 

 

  峡谷幽深,障谷深切。云台山风光最美的要算是红色的峡谷“温盘峪”。两边崖壁陡立,100多米深处一条小道蜿蜒曲折。温盘峪峡谷最窄处不到5米,最宽处不过20来米。站在峡谷里仰头望天,只有一线。

  河南嵩山世界地质公园 

 

  嵩山,中国五岳之中心,不仅是人文荟萃的宝地,也因为它在地质演化记录上的丰富多彩,被批准为世界地质公园。在嵩山七十二峰里,从最古老的太古代到最近的新生代的岩层都有发现,被称为“五世同堂”,这在国内外都是十分罕见的,华北地区几乎所有的岩石和地层类型都集中于此,时间跨度达到30亿年,“地质学百科全书”的称誉名副其实。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新闻
· 【中新网】新疆可可托海入选世界地质公园  [2017-05-08]
· 【光明日报】昆仑山世界地质公园开园  [2015-10-16]
· 【国土资源报】我国世界地质公园总数上升至33处  [2015-09-21]
· 【中国矿业报】地质公园:记录地球成长的印迹  [2015-04-22]
· 我国世界地质公园  [2013-02-27]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邮 编:100029 电话:010-82998001 传真:010-62010846
版权所有© 2009-2025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京ICP备05029136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