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分部广州分部
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所长信箱内部网English中国科学院
 
 
首页概况简介机构设置研究队伍科研成果实验观测合作交流研究生教育学会学报图书馆党群工作创新文化科学传播信息公开
  合作交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合作交流 > 年度总结
地质与地球物理所2012年度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情况
2013-01-18 | 作者:外事处 | 【 】【打印】【关闭

2012年,我所的国际合作交流工作紧紧围绕着“创新2020”和“一三五”发展规划,服务于研究所的战略定位和科学目标,积极开展“请进来、走出去”的国际交流活动,有力地推动了研究所在地球科学领域与发达国家接轨的进程,形成了以我所优势学科和特点为主的实质性、多渠道和多方式的国际交流模式。通过这些国际合作与交流,提升了研究所的国际化水平和科技竞争力。

一、基本工作情况

2012年,我所赴境外参加国际会议、合作研究和交流培训活动共有321人次;邀请外宾来华参加国际会议、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等活动186人次。举办国际学术会议2次,新当选国际学术团体成员3人次,新担任国际学术刊物的编委1人。有4人获得国家留学基金,2人获得中国科学院留学基金,1人获得王宽诚留学基金。中外联合培养研究生4人,新建中外联合实验室1个,合作发表科研论文68篇。2位外国专家特聘研究员、2名外籍青年科学家和1名中国科学院-TWAS奖学金获得者如期完成研究计划。接收中国科学院-TWAS奖学金获得者1人。

二、重要国际合作项目进展情况

1、《特提斯碰撞造山带演化研究》项目

该项目是由我所科研人员发起的、由多国地学家共同参与的跨国合作项目。

特提斯碰撞造山带是地球上规模最大的陆-陆碰撞造山带,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当今全球最完整地记录了碰撞造山历史的地区。特提斯造山带在我国境内部分称为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向西延伸至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高原、土耳其及阿尔卑斯山,向东南延伸至缅甸、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因此,特提斯碰撞造山带是研究关于陆-陆碰撞造山作用一系列重大基础科学前沿问题的天然实验室。2012年,我所提出了“特提斯碰撞造山带演化研究”多国合作研究计划,这也是“创新2020”发展规划所制定的需要重点突破的三个研究方向之一。我所一方面加强了对特提斯碰撞造山带位于国内的青藏高原及邻区的研究,另一方面选择了几个典型区域开展国际合作研究,包括该造山带西段的阿尔卑斯造山带,中段的伊朗高原造山带和东段的印缅造山带。

2012年,我所科研人员与法国、意大利科学家通过布设地震观测流动台阵,获得了西阿尔卑斯山壳幔高分辨率的结构成像;与伊朗地质调查局地球科学研究所进行合作,对伊朗高原多重拼贴演化历史和俯冲碰撞深部过程进行了研究,获得了高原之下俯冲板片的深部形态与浅表响应。通过地质考察与深部地球物理探测相结合,深入认识伊朗高原的拼贴演化历史和俯冲碰撞深部过程,构建了陆-陆碰撞造山带初始阶段俯冲板片的四维结构图像;与缅甸地质学会合作,重点研究缅甸地体以及Shan-Thai地体的构造属性,综合应用古生物学、地层学、沉积学、岩石学以及碎屑矿物源区分析等手段,查明不同类型沉积盆地的地层年代、沉积环境以及盆地的充填发育历史。

2、《中法意西阿尔卑斯地震台阵观测》项目

该项目是由我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发起并资助的一项跨国合作研究项目。参加该项目的成员主要来自我所、法国格林诺布尔约瑟夫傅里叶大学地球科学研究所和意大利地球物理与火山学国立研究所。该项目今年1月正式启动,年初完成野外台站选址、台基建设和仪器、材料运输及准备工作。6月初开始在阿尔卑斯造山带建设台站。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中法意三方实验人员于九月下旬全面完成了观测计划中55个流动观测台站的布设任务,并于11月份获取了2012年6月-11月的连续观测数据。数据采集成功率平均超过90%,整体数据质量优秀,为研究阿尔卑斯山脉的形成提供了更新、更精确的基础数据。该项目的法方负责人Anne Paul指出:“这条从Bollène到Queyras并延至意大利的地球物理观测剖面,将因其先进技术和最新数据而体现出重要的科学价值”。法国《道芬自由报》对该项目进行了跟踪采访,并以“中法地震台站已成功布设”为题,对流动观测台站在法国境内的布设进展进行了报道。

三、国际与海峡两岸会议情况

1、第15届大陆及其边缘深地震剖面国际学术研讨会2012年9月在京召开。

此次会议是首次在中国召开。来自世界21个国家和地区的13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摘要107篇,其中,安排大会口头报告53篇,墙报交流54篇。会议就地壳结构、莫霍面与地幔、板块边界、板内构造、区域调查、岩浆与成矿、新方法、环境等8个专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2、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地质灾害监测与早期预警中德双边研讨会2012年9月在京召开

该研讨会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德科学中心资助,我所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共同主办。出席本次研讨会的代表有43人,分别来自德国、俄罗斯、中国香港和国内大学及科研机构。本次中德双边研讨会旨在探讨气候变化加剧与地质灾害的潜在相关性,阐明当前及未来极端气候事件频发背景下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和防灾减灾所面临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推动地质灾害监测与早期预警领域的国际合作进程,为国家防灾减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3、共同发起召开首届海峡两岸地热研讨会

2012年2月,首届海峡两岸地热研讨会在台湾日月潭召开。该研讨会由我所与台湾大学地质科学系共同发起召开并组织实施,是海峡两岸地热学界首次召开的专业性学术交流会议。来自大陆和台湾地区近百名与会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在两天的会议发言中,有33位专家作了35个学术报告。海峡两岸的地热专家欢聚一堂,分享地热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携手共谋发展,表达了进一步加强两岸地热合作,共同为节能减排做出贡献的愿望。

 4、共同举办海峡两岸固体地球科学研讨会

2012年11月,我所与台湾“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共同发起的两所“固体地球科学研讨会”在台北成功召开。会议讨论了共同关心的地球物理学和地质学前沿科学问题,深入讨论了中国地磁卫星计划、科学目标以及未来合作框架,加深了互相了解。我所的科研工作和卫星计划得到高度评价,期望进一步合作研究。

四、共建中外联合实验室及与周边国家的合作交流情况

2012年,我所联合同济大学与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共同签署协议,创建了中法季风、海洋与气候国际联合实验室。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Catherine Kissle博士和我所刘青松研究员分别担任联合实验室的法方和中方负责人。该实验室结合了中国和法国科学家的互补优势,在古海洋学和古气候学领域开展研究工作。目标是要深入了解东南亚季风的变化机制,探讨印度洋和太平洋在中国南海及周边地区的交互过程及其对区域气候的影响。研究以科学实验和气候数值模拟为主,应用多参数,研究物质从源到汇的过程,确定洋流的温度、盐度以及其它性质的时空演化信息,确定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气候变化机制。该实验室同时是个国际交流与教育的平台,注重中法学生的联合培养以及科学家之间的学术互访,促进了中法两国科学家在海洋科学的共同发展。

2012年,我所还与蒙古国开展了构造地质与成矿对比方面的合作交流,进一步加强了与吉尔吉斯坦的地学合作交流,与俄罗斯开展了构造领域的合作研究,与朝鲜、韩国继续进行朝鲜半岛的地质构造研究,与韩国继续开展黄海的研究,相关矿产专家还赴老挝指导中资矿业公司开展钾岩矿的地球物理勘探,与中美洲国家哥斯达黎加科技部长商讨了开展地学合作的可行性等。

五、国际人才交流与国际学术机构任职情况

在院国际人才交流计划和中国科学院-TWAS奖学金计划的支持下,我所先后聘请接受了外国专家特聘研究员2人,外籍青年科学家2人,中国科学院-TWAS奖学金1人来所工作。截至今年12月,他们都顺利地完成了交流学习计划。在华期间,他们与我所科研人员一起工作,共同进行野外作业,使研究项目取得较好的效果,完成了预定计划,双方取得了共赢的结果。来自尼日利亚的Rotimi博士由于工作和学习获得较好的成果,得到了科技部中非科技伙伴计划的支持,购买必要的研究设备,为归国后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基础。

通过院国际人才交流计划和中国科学院-TWAS奖学金计划,我所吸引了外国优秀高级研究人员、优秀外籍青年科学家和发展中国家青年学者参与科研项目和学习,加强了与国外有关的科研机构和大学研究人员的合作,充分利用国际智力资源,提升了我所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了学术交流、国际合作和人才培养。

2012年,我所吴福元当选美国地质学会会士,林杨廷当选国际陨石学学会会士,庞忠和当选国际原子能机构亚太区域合作协议水资源领域国家代表。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邮 编:100029 电话:010-82998001 传真:010-62010846
版权所有© 2009-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京ICP备05029136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