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本页 | IGG主页 | 联系我们 | English
    1. 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动态

    孔彦龙-EES:地热井间距多大合适?

    发表日期:2017-07-28    来源:地热资源研究中心关闭

      回灌是水热型地热田可持续开采的必由之路。那么回灌井应该布置在开采井的什么的位置?回灌井与开采井之间开采井距多大,最为合适?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孔彦龙副研究员、庞忠和研究员与德国亥姆霍兹环境研究中心的邵亥冰博士、Olaf Kolditz教授针对以上问题,开展联合研究,建立了水热型采灌井布局的优化方法。该方法主要分为两个步骤(见图1):第一步是基于热田的地热地质概念模型,耦合地下水流和热传导两个过程,建立数值模型,输出不同采灌布局下的温压响应;第二步是根据温压的改变计算由其带来的经济损失(成本),从而以经济最优为目标函数,给出最优采灌布局(包括布局方位和井间距)。该方法第二步独立于第一步,使得计算较为灵活简便,运算速度快。

     

       

        1 采灌井布局优化方法流程图与原理

     

      中德双方的科研人员,以我国北方某碳酸岩型地热田为例,采用上述方法确定了对井采灌模式下的回灌井布局。首先将回灌井分别布置在开采井的上下游,对比分析回灌井的方位对热田开采的影响。图2a表明,如果没有采取回灌措施,50年后热储压力下降200 kPa,而在有回灌井的情况下,热储压力下降则小于60 kPa。无论将回灌井布置在开采井的上游还是下游,热储压力下降非常接近。这说明,开采井的水位对回灌非常敏感,但是对回灌井在上游和下游的位置并不敏感。图2b则说明,在回灌井布置在开采井上游的时候,50年后热储温度下降达18 °C;而回灌井布置在开采井下游的时候,50年后热储温度下降仅为12°C。因此,相对于压力下降,温度下降对回灌井所处的位置更加敏感。

     

    2 不同采灌井布局(P:无回灌井;PR:回灌井布置在开采井下游;RP:回灌井布置在开采井上游)

    50年后的热储温度与压力变化

     

      中德双方科研人员进一步分析了采灌井距对开采成本的影响。将回灌井布置在开采井下游,井距分别设置为100 m, 200 m, 300 m…1000 m,对比起成本变化。图3展示了在不同采灌井距下,50年内热储温度与压力对采灌的响应。从中可以发现,当采灌井距大于300 m的时候,温度变化对井距变化不敏感,这说明有一个采灌井距的边界距离,当大于这个距离的时候,注入的冷水在给定的时间内,对开采井温度影响不大。从计算得到的成本中可以看出,最优井距为400m,其产生的额外成本最低,约为17.9百万元(图3)。

     

     3 不同采灌井距下的温度与成本变化

     

      以上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地学杂志《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上(Kong Y., Pang Z., Shao H., Kolditz. O., 2017.Optimization of well-doublet placement in geothermal reservoirs using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economic analysis, 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 76: 118, doi:10.1007/s12665-017-6404-4)。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
    原文链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