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分部广州分部
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所长信箱内部网English中国科学院
 
 
首页概况简介机构设置研究队伍科研成果实验观测合作交流研究生教育学会学报图书馆党群工作创新文化科学传播信息公开
  专题活动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党群工作 > 专题活动 > 两学一做
【心得体会】油气室学生支部:党规党纪学习心得
2016-08-25 | 作者:油气室学生支部-赵龙 | 【 】【打印】【关闭

  通过最近党组织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活动和本支部开展的知识竞赛活动,我又一次温故了党章,细读了有关党规党纪,还观看了反腐警示片,备受教育。我深深地感觉到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就是手拿着权力的双刃剑,站在悬崖边上挥舞。如果心中没有对党章党规党纪的敬畏之心,很有可能被权力这把双刃剑所伤而摔下悬崖,重者一命呜呼,轻者遍体鳞伤而深陷党纪国法的深渊成为囚徒。因此,我针对《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学习心得作以下汇报。 

  党的纪律,是指政党按照一定的原则,根据党的性质、纲领、任务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需要而确立的各种党规党法的总称,是党的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共同遵守的党内行为规范。党的纪律是由党的性质所决定的,它是政党所代表阶级的根本利益的体现,并为维护党的性质服务,为实现党的奋斗目标服务。党的纪律包括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对一些具体条规内容的学习明确了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必须有底线思维,不得触犯党的纪律。 

  作为党员,对党的纪律要怀以敬畏之心。没有对党章的尊重,必然会产生特权思想、骄横之气;没有对党规党纪的害怕,必然会产生侥幸心理、邪恶之念。久而久之,就会变得肆无忌惮、欲所欲为、无法无天。造成在工作生活中,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吃喝就吃喝现象。这样的党员领导干部,迟早会应验“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句话,最后会把自己送进党纪国法的囚牢里。 

  当今社会特点是形势错综复杂,诱惑形形色色,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如果不常怀敬畏之心,只要稍有不慎就会被裹着亲情、友情的糖衣炮弹击中。所以,对于党规,我们要经常学和长期学,除了温故知新外,最主要的是强化敬畏之心。 

  常怀对党章党规党纪的敬畏之心,要做到淡泊名利。只有对名利不计较,才能踏踏实实地为人民干事,才能干干净净地问心无愧。人的欲望是无限,一旦打开就像潘多拉的盒子。而在这个市场经济的社会讲的就是“付出与回报”,如果我付出精力、人力与财力去追求权力,必定会疏忽了为人民服务,必定会想方设法去捞取和索取曾经付出的财力,甚至更多,必定会打破党章规矩、党规党纪底线。基于对党章党规党纪的敬畏之心,才能忠于职守,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线。 

  常怀对党章党规党纪的敬畏之心,要做到慎小慎微。作为党员干部,要牢记“莫以恶小而为之”的古训。在工作生活我们会遇到很多“小”事,也可以说是无伤大雅,但一旦做了,也就慢慢地对党章党规党纪的约束失去了敬畏之心。失去一份亲情,失去一个朋友,总比最后迷失自己,触犯党纪国法而失去自由要好。 

  常怀对党章党规党纪的敬畏之心,要做到慎言慎行。做为一名共产党员,绝不能在公众场合发表有损于党的形像的言论,或者公然指责党,这不但是对自己身为党员否定,也是严重违反党章党规党纪的行为。在平时生活中时常也听到一些党员干部糊言乱语,疏者听而释之或一笑置之,亲者严厉驳斥。为何要区分亲疏对待,也是缘于对党章党规党纪的敬畏之心,因为亲者不会记仇,疏者会怀恨在心,从而影响干群关系。 

  只有常怀敬畏之心,才会有危机认识,才能守规矩和底线,才会知道自己是谁,该做什么而不该做什么,能做什么而不能做什么。只有常怀敬畏之心,才会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革命情怀,才会有“心有善念便行善事”的为民作风。 

  党风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党有党纪,国有国法。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必须带头遵守党纪国法。在我们党面临“四种风险”、“四种考验”的历史条件下,强化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教育,保持领导干部思想纯洁,对于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提高领导干部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保持和发杨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重点的基础性作用。 

  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和廉洁从政教育,牢固构筑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要自觉地以党纪政纪约束自己,用群众的满意度鞭策自己,模范地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以自身的模范行动实践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总之,党的纪律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保证,每个已经入党和要求入党组织的同志,都必须严格执行利维护党的纪律。 

赵龙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邮 编:100029 电话:010-82998001 传真:010-62010846
版权所有© 2009-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京ICP备05029136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32号